這個遊戲非常的短小簡單,簡單到用一個半小時就可以通關。在遊戲中,玩家扮演的是一隻在冰冷雪夜中狼口逃生的懷孕山貓,在找到避難所後,生下了自己的四個孩子,隨後的內容便是重複,在春夏秋冬的循環中重複著捕獵的動作,用獵物來喂養自己的幼崽慢慢長大,當然,有時候你無法看到他們長大,而是目睹他們死去。
說實話,這款遊戲在「遊戲性」方面並不怎麼好,單調而重複的操作顯得有些乏味。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絕對能排上我玩過的所有遊戲中的前五名,原因就在於遊戲中所表達的對為人父母的讚頌。
雖然我仍然是條單身狗,但身邊的不少朋友已是初為人父、初為人母,他們在有了孩子後整個人的性格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,這種改變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。這讓我有些不解,但在玩過這款遊戲後,我想我能明白一些了。
在遊戲里,我帶著四個只會喵喵叫的小崽子行走在樹林山嶺間,尋覓著一切食物,兔子、田鼠甚至是樹上的鳥蛋,我不顧一切的去獵捕,只為養活跟在屁股後面的四個小傢伙。每次抓到獵物,都是小崽子先吃,吃到僅剩一點殘存的血肉附著在骨頭上時它們才松嘴,我再把這點殘餘吃掉。想想從小到大,我們的父母不也是這麼做的嗎?
然而,並不是你辛勤去哺育,你就能看到孩子長大的那一天,這遊戲在向我們展示大自然的壯美之時,也在向我們展示著大自然的殘酷。老鷹、狼、熊這些食物鏈更高一層的生物時刻都會襲來,泥石流、洪水、雷暴也隨時會奪走幼崽的性命。你無能為力,只能帶著孩子們奔跑躲避,最後無力的看著大自然奪走它們的生命。
這也讓我深深感受到,一個人從小到大,他們的父母沒有一個是容易的,因為,意外太多,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伸向你孩子的是哪隻手,你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柔弱的身軀和經驗,去為他們遮風避雨。
我想我是幸運的,因為當這遊戲玩到最後,我的身後還剩下兩隻小崽子。我抱怨著它們怎麼長的那麼慢,但卻在突然之間,它們就成了跟我一樣大的體型,就好像父母總對我們說,說我們一夜之間就長大了。等它們長大了我才發現,原來春夏秋冬過的是如此之快,讓人措手不及。
終於,這兩個活下來的小崽子長大了,而屏幕上也出現這麼一行字:秋天將世界染成了紅和黃,彷彿在呼喚那些年輕的生命踏上孤獨的旅程。我知道,告別的時候到了。我發現它們不再跟在我屁股後面,而是靜靜的現在那里,於是我也停下,重複著它們最熟悉的呼喚,它們也用已經成熟的叫聲回應我,然後慢慢離開,先是慢走,隨後變成狂奔,我還想追上它們,但已是徒勞,只能看著這兩個曾經弱小的孩子衝進山林之中,再不回頭。
在目送孩子們遠去後,我又回到了最初生下它們的小石窩里,在夢中回味著當初聽到四個小崽喵喵叫的聲音。我再一次醒來,冬天就要來了,我走出石窩,再一次跟隨著星光的指引,來到一片螢光之地,在這里,我遇見了一隻公山貓,開始了又一次新的生命循環,而《shelter 2》的故事,也就此結束。
這遊戲的流程並不長,但卻讓人感受到了為人父母的不易。從一開始的沒耐心帶著四個拖油瓶到處跑,到後來看著崽子死去的欲哭無淚,再到後來看它們長大,想再為他們多抓一隻兔子卻只能看著它們離去。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父母已經經歷過和我們即將要經歷的,生命是不斷的循環和輪迴,讓我們感嘆,讓我們唏噓。
在這款遊戲中,背景音樂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當我帶著崽子們漫步與山林之間時,響起的是木吉他的聲音,那音樂像是冬夜里坐在火爐旁的吟唱,平靜而深遠,就像所有平凡故事都暗藏著偉大;而當孩子們離開後,音樂變成了吉他與鋼琴的合奏,訴說著情感的變化;而最後,當劇情結束,製作組名單升起時,則是鋼琴、吉他、鼓等樂器的合奏,像是沉靜之後新希望的再次出現,像是春天奔騰的溪流、夏天茂盛的野草、秋天豐碩的果實、冬天潔白的大地,讓人再也抑制不住情感,淚水在眼眶中打轉。
如果有耐心,你會發現在字幕的最後有這麼一句話「Special thanks for mothers」,這里其實並不單單是指母親們,而是製作組對全世界用心呵護孩子成長的父母們的致敬。雖然這遊戲已經面市很長一段時間了,我這個安利也顯得有些晚,但還是誠心推薦大家去玩一玩,或許,在玩過之後,你會對「父母」這個詞有一些新的認識。
來源:機核